师德大讲堂|德育辅导员系列宣讲活动:艺术类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写作与实践路径

浏览次数:10


1022日下午,由艺术学院党委主办、院研究生会承办的“校聘研究生德育辅导员系列宣讲活动”2025年第五期,在学科二号楼N201室圆满举行。

曾博宇主持

本次宣讲活动的主题聚焦于“艺术类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撰写思路与实践路径”。活动特别邀请到艺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教授、南京艺术学院博士,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博士后江苏省美学学会理事杨飞飞老师担任主讲嘉宾。艺术学院院长助理梁磊携2025级全体研究生共同出席并聆听。活动由研究生辅导员曾博宇老师主持。


杨飞飞宣讲

活动伊始,杨飞飞围绕“艺术类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写作与实践路径”深刻阐述了论文之于培养质量与学术诚信的关键作用。她以“研二开题—翌年3月盲审—5—6月答辩”的时间线为例,强调要及早规划、稳步推进;建议将毕业设计推进到约六成再动笔,使研究问题、证据材料与实践成果形成良性耦合。她还从标题与摘要的写法、关键词设置、绪论结构、章节层级控制等方面给出操作性建议,指出“4—5章、最多三级目录”的体例更利于审读与把关。

随后,杨飞飞系统梳理了选题与资料搭建的“方法论工具箱”。她主张以实践为起点与归宿,兼顾价值导向与可行性,避免题目过大和概念堆砌;提出“研一两周一篇高质量文献”的阅读节奏,优先参考权威期刊与一手案例,尽早搭建理论脚手架与证据链。围绕学术规范,她从“表达关—引注关—质量关”三方面着重提示:所有图表必须注明来源,参考文献坚持重质不重量,严防偷换概念与格式失范等硬伤;同时建议将问卷、测试数据、过程影像与展陈记录纳入附录,以可视化证据增强论文的说服力。



会场

最后,曾博宇总结发言。他指出,研究生学位论文与毕业设计的深度耦合,是培养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抓手。希望同学们以长远视角统筹学业与研究进度,尽早谋划选题与时间节点,既要立足当下,夯实理论与方法基础,又要着眼前沿,把握行业趋势与技术动向;要严守学术规范,以高质量的论文与实践成果服务社会发展,努力成长为兼具专业素养、创新精神与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型人才。

颁发荣誉证书

献花仪式

此次活动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系统的论文写作与实践路径指导,更以师者风范示范引领,有效激发大家的学术自觉与创新活力。梁磊对杨飞飞的精彩分享给予高度肯定,并为其颁发“优秀宣讲教师”荣誉证书,现场举行献花仪式,在热烈的掌声中,本期“师德大讲堂”圆满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