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苑论坛 | 特邀南京大学艺术学院赵奎英教授莅临讲座

浏览次数:10

416日下午,艺术学院邀请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赵奎英教授,为学院师生带来一场以 “艺术符号学基础的反思与重建”为主题的精彩讲座。讲座由院长助理刘凯教授主持,学院青年教师、研究生百余人到场聆听讲座,现场学术氛围浓厚,互动热烈。

讲座中,赵奎英教授指出,目前艺术符号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两大来源:一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符号学,二是美国哲学家皮尔斯的实用主义逻辑学符号学。二者在符号学研究方面贡献卓越,推动了学术研究的进步,但应用于艺术学领域时却存在局限,难以充分解释艺术的本质、意义以及艺术符号与自然的关系等关键问题。基于对已有符号学理论的反思,赵教授提出从海德格尔现象学存在论角度重建艺术符号学基础,为艺术符号学研究开辟了新方向。该理论以其对显示与触目的强调超越了皮尔斯再现论符号学的符号学悖论和艺术意义难题,解决了艺术的符号性与物性存在的矛盾,让艺术意义的生成回归艺术作品本体。讲座生动有趣、层层递进,赵教授深入浅出地讲解艺术符号学理论,提升了艺术学院学子对符号学的认知,引发师生深刻思考。

在互动环节,艺术学院研究生针对艺术符号解释过程中“感知、接收、接受和解释”划分的疑问提出问题。赵教授认为,“接收”是在感知基础上被动接纳信息,像欣赏画作时先感知画面元素,进而接收信息,之后才会进行主动筛选和思考,进入“接受”和“解释”环节。她认同该同学提出的关于符号意义的观点,指出符号看似任意,实则在潜意识层面存在理性关联,解读符号意义需多维度考量。

此次讲座内容丰富、逻辑严谨,为艺术学院师生提供了一场学术盛宴。它不仅加深了大家对艺术符号学理论的理解,更激发了师生们对艺术符号学研究新路径的探索热情,对推动学校艺术学科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