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厅2023年中小学美术教师主题创作技能提升研修-谭鸿遐教授举行工笔重彩画系列讲座

浏览次数:677

   814日、15日两天,中小学美术教师主题创作技能提升研修首席专家、院教授谭鸿遐,在专业教室为学员进行大运河主题中国画创作研究——素材与草图”、“中国工笔重彩材料与技法传承等讲座。

   谭鸿遐教授在大运河主题中国画创作研究——素材与草图课程中强调了大运河主题元素的提炼,以及对于大运河元素的取舍关系,从现实生活出发,讴歌新时代运河人民的幸福生活,并发挥想象力,使作品具有构成与形式感。随后,谭鸿遐教授针对学员作品构思以及草图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与辅导,创作中遇到的问题答疑解惑,内容详实,案例精彩,使大家受益匪浅。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员们对工笔重彩材料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提升了学员们对运河主题作品构思的与创作能力。

   学员们通过学习,对大运河主题有了充分的认识,完成了两幅大运河主题工笔重彩作品。讴歌新时代下的运河人民幸福生活,描绘了运河沿线美丽风景,用绘画语言表达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主题。

 

谭鸿遐教授现场示范

   谭鸿遐教授在中国工笔重彩材料与技法传承课程中,讲授了中国画的材料发展历史,从壁上绘画到器物、帛画;从丝绸到纸张,随着绘画材料的丰富,绘画形式从线到色彩,从工笔到水墨写意发生了巨大变化与发展。

   谭鸿遐教授介绍指出中国矿物色有着悠久历史,新石器时代已发现涂朱砂色的器皿;到夏、商、西周、春秋时代又研制石膏(白色)、白晋(白色)等。魏晋、南北朝在用色上,壁画主要以石青、石绿、朱砂、赭石、土红、黑、白为主,有的地方还贴有金箔,以达到金碧辉煌的效果。

   谭鸿遐教授对工笔重彩画项目中工具、纸张、胶矾等各种创作材料的运用进行现场实践指导。同时,谭鸿遐教授为学员在创作中遇到的问题答疑解惑,内容详实,案例精彩,使大家受益匪浅。


谭鸿遐教授展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