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凯

浏览次数:7174

刘 凯

男,山东泰安人,艺术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先后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特聘研究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青年艺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动画艺术理论与创作、艺术史理论、视觉文化和设计理论,古代造物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研师资培训项目1项,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项,出版学术著作2部,主编教材2部。

 

主持及主研课题如下:

1.主持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民族文化融合视阈下的元代艺术风格演变研究”(17FYS018);

2.主持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多元文化视阈下的元代绘画风格演变研究》(15YJC760060);

3.主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艺术实践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研究》;

4.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国家重点)《中国画院史》批准号:10AF005;

5.参与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青年项目:《杨柳青木版年画的戏曲文物价值与戏曲传播价值研究》;

6.参与2015年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招标课题:《艺术实践课程研究性教学体系研究》;

 

代表性学术成果如下:

1.201911《传承与出新并行的艺术史进程——再论由宋入元的绘画史变迁及其相关问题》,发表于《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CSSCI);

2.201912《元代社会思想解放的三个表征》,发表于《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3.202305《飞来峰元代佛教造像的“汉藏融合”特质及成因分析》,发表于《艺术百家》(CSSCI);

4.201703《元代楷书复兴的缘由及成就》,发表于《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

5.201609《中国现代艺术的“现代性”特征解析》,发表于《艺术百家》(CSSCI);

6.201605《水墨画风格与清雅论》,发表于《文艺争鸣》(CSSCI);

7.201505《元代艺术史分期刍议》,发表于《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

8.201507《当前科技创新推进动漫产业发展表现分析》,发表于《艺术百家》(CSSCI);

9.201510《元代宫廷绘画活动的发展分期》,发表于《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10.201506《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创作时间刍议——兼与曹星原先生商榷》,发表于《阅江学刊》;

11.201211《李格尔艺术史观的建构理论、方法及意义》,发表于《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

12.201203《周代宫廷绘画创作主体及管理机构设置初探》,发表于《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13.201106《二十世纪末美术界“张吴之争”分析与研究》,发表于《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

14.201106,《高淳老街的建筑木雕》,发表于《寻根》;

15.201009《艺术程式解析》,发表于《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

16.200908《关于“书画同源”之“源”的思考》,发表于《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扩展版);

17.200910,《倪瓒绘画的程式研究》,发表于《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扩展版);

 

指导研究生项目及专业创作获奖如下:

1.中国科协2019年度研究生科普能力提升项目《人体器官捐献主题系列科普动画短片创作研究》;

2.2021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疫苗科普动画创作》;

3.2021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大运河江苏段运河文化科普动画短片创作》;

4.2022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反诈骗主题公益动画制作》;

5.2023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文化传承语境下的“工匠精神”主题公益动画创作》;

6.动画作品《皮影戏》获2015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优秀指导奖”;

7.作品《巧克力乐园场景规划图》获第八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

8.作品《DREAM》获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全国决赛一等奖;

9.作品《爱华之都》第七届两岸新锐设计竞赛华灿奖华东赛区一等奖;

10.作品《Tsots》获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15周年精英联赛(2022-2023)龙鼎奖全国总决赛一等奖。